日前,粵港澳統計部門相繼公布2022年經濟數據。數據顯示,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超13萬億元人民幣,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朝著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既定目標加速前進。
時代潮流,孕育無限機遇。近年來,在粵港澳三地和有關部門有力推動下,大灣區建設熱潮澎湃,為港澳發展拓展新空間、注入新動能,不斷豐富“一國兩制”實踐新內涵,彰顯“一國兩制”生機活力。
以“新機遇”答好時代之問。通達全國多個城市的高鐵樞紐和便捷的高速公路網、大灣區5.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超過1.89萬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風光旖旎景色迷人……突出的區位、廣袤的土地、豐富的資源、厚重的人文以及優美的自然風光,帶來源源不斷的發展機遇。據廣東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大灣區內地9市地區生產總值104681億元人民幣;香港特區政府統計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香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270億港元,按2022年平均匯率折算,約24280億元人民幣;澳門特區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澳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73億澳門元,約1470億元人民幣。一組組詳實的數據反映出取得的喜人成績,粵港澳大灣區可謂是是高質量發展的標桿。
以“新平臺”破解發展難題。筑巢引鳳棲,花開蝶自來。從密集出臺扶持政策、到培育企業自身競爭力,再到堅持原始創新驅動、建設重大項目平臺……當前,以廣州白云機場、深圳寶安機場、香港國際機場三大國際航空樞紐為引領的世界級機場群正迅速崛起、“軌道上的大灣區”正在加緊建設推動形成粵港澳“一小時生活圈”、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快推進,為企業發展搭建廣闊的舞臺。2022年底,粵港澳三地政府聯合舉行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現場達成合作項目853個,投資總額達2.5萬億元人民幣,大灣區正展現大前景、大空間。奮進新征程,通過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產業鏈現代化,助力破解發展難題。
以“新服務”廣會四方來客。招商引資的“金字招牌”是一流的營商環境。圍繞加快項目落地建設投產,出臺系列好政策;秉承共同發展的情懷,以用心用情的周到服務和說到做到;砥礪攻堅克難的韌勁,全心全意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常態化開展“助企暖企”行動,全力打造“拎包入住”的環境……一群人的拼搏,一種精神的傳承,這是為共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交出新答卷。不管是國家級“政策禮包”迭代升級賦能粵港澳大灣區,還是國務院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為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勾勒新藍圖……無一不彰顯出粵港澳大灣區商機無限、前景廣闊,這也將為亞太地區、全球經濟復蘇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更強大的動力。
風起大灣區,奮進正當時。搶抓機遇,大灣區以奮進之姿樹先行之志;積蓄力量,大灣區以面向世界之名赴星辰大海之約。奮斗新時代,還需我們以歷史擔當精神去應對,在新的征程中篤定前行。(來源 :宣講家網)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span>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