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任何時候中國都不能缺少制造業”。制造業是中國式現代化的“脊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化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為加快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制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制造業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根基所在,沒有強大的制造業,就沒有國家的工業化和現代化;沒有堅實的制造業作為支撐,就沒有國家和民族的強盛。而現代化國家在國際社會上有時候被稱為工業化國家,也從側面表明了制造業的重要性。事實上,推進人類生產力實現大跨越的工業革命,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看作是制造業的革命。
制造業不僅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產業鏈條長、關聯性強、帶動作用大、創新活動密集、發展空間廣闊等特征,是產業創新發展的主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水平,在現代化經濟體系中具有支撐和引領作用。制造業是國家間經濟角力和競爭的主戰場,制造業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維度。國家真正強大起來就必須打牢大國制造的堅實基礎。
從2012年到2021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從16.98萬億元增加到31.4萬億元,占全球比重從20%左右提高到近30%;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我國有四成以上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制造業發展實現量的穩步增長和質的顯著提升,產業體系更加健全,產業鏈更加完整,綜合實力、創新力和競爭力邁上新臺階。我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正處在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的重要關口期。
強大的制造業既是我國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保障,是構筑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基礎,也是參與國際競爭的有力手段,對于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實現高質量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制造業發展的根本是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建設制造強國,必須加強技術研發,提高國產化替代率,把科技的命脈掌握在自己手中,國家才能真正強大起來。”制造業發展的根本是創新,實現制造業由大到強的轉變,提升制造業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就必須掌握關鍵核心技術,靠創新驅動來實現轉型升級,通過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在產業鏈和價值鏈上由中低端邁向中高端。
我國制造業的問題突出表現為“大而不強”,總體上仍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我國制造業技術研發特別是關鍵核心技術創新,雖然在部分領域已經向技術前沿的原始創新趨近,但還有很多產業的核心關鍵技術受國外技術壟斷、封鎖,未能取得根本性突破。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技術基礎受制于人的狀況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
在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的過程中,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擺在產業發展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在重點領域取得一系列標志性創新成果,努力占領世界技術制高點、掌控行業話語權,為制造業發展提供核心技術支撐。
裝備制造業是制造業的中堅,是國之重器,要統籌推進重大專項、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實施,加大投入、加強研發、加快發展,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鼓勵企業提高研發突破能力,以關鍵核心技術為突破口,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解決基礎產品和技術對外依存度較高的問題,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裝備制造業做大做強。
做實做優做強制造業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要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高度,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環節,努力做實做優做強制造業。
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邁進。以需求為導向,積極整合現有創新資源,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共性技術研發平臺,開展前沿和共性關鍵技術、先進制造基礎工藝等方面的研發和產業化推進,從產業技術層面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順應消費升級新趨勢,以飛機制造、汽車裝備、新能源、電子信息等行業為重點,進一步加大先進制造業產品開發力度,推動優勢技術和創新成果產業化,促進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推動制造業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以終端市場需求為導向,推動制造業向產業鏈上游拓展設計研發、定制化服務、協同制造等市場,下游開辟信息增值服務、生產性金融、遠程運維服務等市場,從單純“賣產品”到提供“以產品為載體的全方位融通服務”轉變,推動產業鏈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從產業鏈層面推動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
推動制造業向智能化升級。智能化是制造業發展的高級形態,制造業智能化發展不僅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提升制造業發展水平的現實需要。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聚焦關鍵工序智能化、關鍵崗位機器人替代、生產過程智能化控制、供應鏈優化等重點,推動企業智能化建設、智能化生產、智能化管理,提高企業全流程智能化控制水平,推動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強智能技術裝備的集成應用,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促進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提高智能制造的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和豐富應用場景的優勢,加速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創新升級,推動創新技術的發明、擴散和產業化應用,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根本變革,使我國成為現代裝備制造業強國。
推動制造業向綠色化轉型。綠色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加快綠色化轉型是提升制造業競爭力的必然途徑。強化企業循環式生產和產業循環式組合理念,以產業布局集聚化、產業結構綠色化、產業鏈生態化為目標,支持企業實施節能、節水、節材、降碳及資源綜合利用等綠色化改造,推動向產業結構高端化、能源消費低碳化、資源利用循環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產品供給綠色化和生產方式數字化轉型,形成一批綠色低碳產業集群。充分發揮“鏈主”企業的引領作用,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產品設計、原料采購、生產、運輸、儲存、使用、回收處理等供應鏈全過程,推動全鏈條綠色低碳發展。以鋼鐵、汽車、機械等行業龍頭企業為重點協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展技術迭代、工藝升級和數字化轉型,探索全生命周期綠色設計路徑,帶動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實現綠色升級,提升產業鏈整體綠色發展水平。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堅定信心、鉚足干勁、開拓創新、銳意進取,走好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之路,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有力的支撐。
(作者系全國機關事務管理研究會副秘書長)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違者必究。)
宣講家網評論,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
稿件一經采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評論征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