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必須堅定不移、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
高質量發展是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相統一的發展。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回答了關于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我們黨關于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是一個相互聯系、不可分割、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整體。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是我們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謀勢而動、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穩步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總量由2012年的53.9萬億元上升到2022年的121萬億元,實現了年均6%的中高速增長,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6300美元上升到超過1.2萬美元,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實踐證明,新發展理念具有科學性、全面性、實踐性,是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的導向。我們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作為一個辯證統一的整體,貫穿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之中,協同發力、形成合力,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不斷開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局面。
高質量發展是必須更好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視質量為生命、以高質量為追求、質和量相協調的發展。高質量發展是“質”和“量”的協調統一,沒有質的有效提升,就不能讓經濟發展更有效率;沒有量的合理增長,就不能為經濟運行提供托底。處理好質和量的關系,既要通過質的有效提升,促進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又要通過量的合理增長,為經濟穩定運行和轉型升級創造條件,在動態調整中實現優化。推動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的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推動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是一個全面的、整體的、系統的、科學的要求,高質量發展,不只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方方面面的總要求;不只是對經濟發達地區的要求,而是對所有地區都必須貫徹的要求;不是一時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指明了高質量發展的可行路徑。
高質量發展是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深入轉變發展方式,堅持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質量變革相促進的發展。高質量發展追求質量、效益和效率的不斷提高,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發展,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這既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根本路徑,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三者相互促進、辯證統一,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我們要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從根本上說還是要依靠科技創新。要堅持“四個面向”,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健全科技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為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盡展才華創造良好環境。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基點。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統籌推進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和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嚴守耕地紅線,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優化鎮村布局規劃,要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為農業農村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高質量發展是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相融合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性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許多新要求,高質量發展就是著力解決好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大力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鶎又卫砗兔裆U鲜玛P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促進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質生活的基礎性工程。要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自治平臺,為人民群眾提供家門口的優質服務和精細管理。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的“楓橋經驗“,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要緊緊抓住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著力做好各項重點工作。要抓實抓細新階段疫情防控工作,持續加強公共衛生、疾病防控、醫療服務體系建設。
高質量發展是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提供強有力的政治引領和政治保障的發展。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必須全面、系統、整體加以落實。黨的全面領導貫穿于、體現于、落實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為高質量發展明確發展方向、前進道路,為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政治引領、政治保障。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聚魂,學習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為高質量發展廓清迷霧、指引航向、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建設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質量干部隊伍。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選拔忠誠干凈擔當高素質專業化干部,在各級機構改革、干部隊伍調整中,配優配強各級領導班子,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全面領導的戰斗堡壘,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勇于實踐、敢于擔當,讓黨旗高高飄揚在改革開放第一線、攻堅克難主戰場、沖鋒陷陣最前沿。堅持以嚴的基調正風肅紀,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不斷增強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為高質量發展掃除障礙、保駕護航。
(作者系遼寧省黨建研究會特邀研究員 )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違者必究。)
宣講家網評論,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
稿件一經采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評論征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