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5日上午,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開幕,代市長殷勇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部署了2023年重點工作,一組組數字,關乎今后全市發展和市民生活,一起快速了解。
著力提升核心區服務功能。啟動實施核心區控規新一輪行動計劃,加強長安街、天安門周邊等重點地區綜合整治。降低核心區“四個密度”,開展2000戶平房院落申請式退租和1200戶修繕,提升核心區宜居水平。
堅定有序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治理違法建設2000萬平方米以上、騰退土地2000公頃以上,實現全市基本無違法建設區創建目標。促進100家以上一般制造業企業疏解提質。打造一批精品宜居街巷,統籌用好騰退空間和地下空間資源增補公共服務設施。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深入推進首都教育現代化。拓展學前教育資源布局。鞏固提升“雙減”工作成效,新增中小學學位2萬個,擴大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比例。堅持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發展,推進特殊教育普惠發展,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支持在京高校“雙一流”建設。
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加緊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深化商圈改造提升行動,試點建設8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積極培育數字消費、文化消費、綠色消費、冰雪消費,加強商旅文體等消費跨界融合,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
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系統推進新一代數字集群專網、邊緣計算體系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數據中心優化提升和算力中心統籌布局,新增5G基站1萬個以上。推進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擴區建設,加強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提升國際大數據交易所能級,積極布局互聯網3.0等新賽道。
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5.5萬畝,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00萬畝以上、蔬菜產量達到200萬噸。落實農業中關村建設行動計劃,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開展農產品“三品一標”行動,打響“北京優農”金字招牌。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農村街坊路100萬平方米,實施150個村莊污水收集處理,改造提升農村戶廁1000座,完成山區村1.5萬戶農戶清潔取暖改造,提升60個美麗休閑鄉村。
深入開展城市更新行動。啟動危舊樓房改建和簡易樓騰退2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新開工300個、完工100個,老樓加裝電梯新開工1000部、完工600部。推動老舊廠房、低效產業園區、老舊低效樓宇提質增效。
強化交通綜合治理。打造一批軌道微中心。實施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加快地鐵12號線、17號線北段等項目建設,優化調整公交線路65條,改善慢行系統品質。調整優化90條信號燈綠波帶,深入推進火車站、學校、醫院等重點區域交通整治。
著力建設公園城市。核心區繼續挖潛增綠,其余各區全部達到國家森林城市標準。因地制宜建設口袋公園、小微綠地,高質量規劃建設國家植物園,新增城市綠地200公頃,新建10處郊野公園,著力打造南苑森林濕地公園等大尺度綠化空間,統籌推動綠隔地區拆建聯動,實現“綠地連片、綠道連通”。
參考來源:北京日報